首页 > 业务中心 > 空分
返回上一级
河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来源:爱游戏app官方网站    发布时间:2024-01-21 12:49:23

  寒暑易节,春秋更迭。在满城菊花满城香的金秋时节,站在弹痕累累的古城墙上,我们聆听古城絮语,感受开封解放60年来的巨大变化——

  “开封解放前后,一切都很落后。古城的4个角处都是荒凉的盐碱地!”10月20日下午,84岁高龄的张希圣老人回想起开封解放时的情景说。我循着张希圣老人的思绪,走访了市地方史志办公室、市档案局、市委党史研究室有关同志,寻找开封往日的记忆。

  开封城区曾经出现过“镇”。1948年10月24日开封第二次解放。当年11月6日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政府(后改为开封市人民政府)成立。当时开封城乡共设7个区,市区有5个区,其中第一区人民政府辖东大街镇、双龙镇、曹门镇、乐观镇、北土镇、南土镇等,第二区人民政府辖鼓楼镇、相国寺镇等。

  民国初期,开封的民族工业有了一定发展。日本侵略者占领开封期间,大肆进行残酷的经济掠夺,以致造成百业凋敝、市场萧条,民不聊生。抗日战争胜利后,开封经济有了一定复苏,可由于政府发动全面内战,开封经济又很快衰落下去。到开封解放时,全市机械或半机械化生产的百人以上的工厂仅有4家,其余大部分是小型手工业作坊或家庭手工业户,设备简陋,技术落后,劳动强度大,生产效率低下。

  农民备受城乡资本主义、封建势力的压榨和剥削,加上受黄河泛滥影响,土地沙化严重,耕作技术极端落后,缺乏抗御自然灾害能力,只能靠天吃饭。开封解放前夕,开封市所属县郊粮食平均亩产仅有48公斤,棉花平均亩产10.5公斤,油料平均亩产36公斤。农民一年到头忙,汗珠子摔八瓣也吃不饱穿不暖。

  开封解放前夕,城市市政设施十分简陋。城区350余条街巷,铺设道路仅15.2公里,有下水道的17.17公里,照明路灯800盏。城区房屋破旧,名胜古迹毁坏严重。城市居民饮用的是井水,点的是煤油灯。城市缺绿少树,风起沙扬,晴天满街土,雨天泥满街。

  开封是著名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,教育原本发达。1948年开封解放时,由于教育,教育秩序混乱,仅有河南大学、10所省立中等学校、13所省立小学,以及一些私立学校和教会学校。

  开封解放前,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缓慢,仅有公办医院4家,教会医院两家和10家小型私人医院,共有病床631张,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仅500余人。大多数医院设备简陋,医疗水平普遍较低。广大人民群众缺医少药,加之生活环境恶劣,疫病流行。开封城区人民的平均寿命仅36岁(1948年调查)。

  然而,苦难不属于坚强的开封人民。随着开封的解放,开封迎来了发展的春天,开封人民的生活也如芝麻开花——节节高。

  程子良是一位老开封。家住东郊的他回忆起小时候的开封说,那时开封城内少有高大建筑,一进曹门就能看到理事厅街的教堂。当年栗裕将军就是在那座教堂内谋划攻取龙亭的。程子良说,开封城区1958年通了自来水,1956年有了公交车,解放后发展是迅速的!能生活在60年的和平日子里,看着开封和平、安全、发展、进步,他那一代人是幸福的。

  开封的解放、新中国的建立使全市人民欢欣鼓舞。在中国的领导下,开封人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,焕发出无限创造力,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开封,开封的经济社会进入了较快的发展时期。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,开创了中华民族富民强国的新纪元,开封得以迅速发展。

  开封工业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,波浪式前进。1949年到1952年是经济恢复时期,在党的“发展生产、繁荣经济”的方针指引下,我市先后改造了天丰面粉公司、普临电灯公司和新民蛋厂,建设了地方国营开封机械厂、制药厂、酒厂等一大批国营工业公司,加上从上海、无锡等地搬迁来汴的天同纱厂、龙华烟厂等企业,构成了开封工业建国初期的骨干厂家,奠定了工业发展基础。1953年开封执行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,在此期间开封新建13个国营工厂。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,化肥厂、仪表厂、高压阀门厂、空分设备厂、联合收割机厂、电机厂、毛纺厂等大中型企业相继建成或投产,形成了东郊新兴工业区。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市又陆续投产一批工业公司,奠定了开封老工业基地的坚实基础。请看全市工业总产值的一组数据:1952年是3160万元,1957年是7730万元,1966年是32863万元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,开封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。1982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10亿元大关。1985年全市已有工业公司1130个,完成工业总产值212340万元。全市先后有131种工业产品被评为省级以上高品质的产品,拥有机械、电力、纺织、化工、电子、轻工、医药、食品、服装等九大支柱行业。开封工业有了辉煌的业绩,拥有多项全国第一、全省第一。至1998年年底,全市工业总产值达103.76亿元。

  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我市农村相继推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,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的积极性,加上市委、市政府不断加大农业投入,使农田灌溉率在90%以上,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,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局面。1985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346220吨,比1949年增长数倍,粮食亩产平均达196公斤;棉花总产量为54675吨,比1949年增长1704.5%,亩产平均达48公斤;油料总产量111590吨,比1949年增长281.2%,平均亩产103公斤。全市农业总产值达122156万元,比1949年增长343%,比1976年增长178.45%。从1978年到198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20.77%。开封成为全国重要的小麦产地之一、河南省的主要产棉区之一,是全国第三大花生生产区。1985年尉氏县、杞县被国家定为小麦生产基地县,开封县、兰考县、通许县被定为粮食生产基地县。杞县、尉氏县被定为全国商品棉花生产基地县。

  我市加快旧城改造步伐,大力建设新区,使城市面貌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巨大变化。汴西新区规划面积121平方公里,其中,城市建设用地面积78平方公里,可容纳人口80万人,将成为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先导区、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区、城乡协调发展和节约集约用地的示范区,成为与郑东新区优势互补、差异化发展、特色鲜明的园林式现代化新区。开封解放时仅有3条土公路,如今却国道、省道交会,实现了村村通,正向村户通迈进。

  开封普通市民更能从生活中感受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。建国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,由于物资紧缺,供应紧张,粮、棉、油、布、煤等许多东西都要凭“票”供应。到1993年年底,我市市区停止了粮票的流通和使用,取消了粮票和食用油国家定量供应办法,标志着城市居民实行多年的票证制度的终结。长期以来作为衡量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高低的自行车、手表、缝纫机、收音机等“三转一响”,在居民家中已普及为家庭影院、家用电脑、空调器、微波炉,甚至许多家庭买了小轿车。手机则已经普及,甚至上学的孩子都用上了。人们的居住条件更是以前没法比的,单元配套式住房通了天然气、地热水及有了集中供暖等配套设施。

  由计划经济时期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,人们的观念在变化、生活在变化。人们不在陶醉于“大锅饭”的平均主义,而是靠辛勤劳动获取报酬,改变命运、改变生活条件。由不愿到私企上班,到接受私企的雇佣,人们跳出了姓资姓社的争论,更多选择的是务实、干事。收入的增加、经济条件的改善,促使人们消费由“吃饱肚子”转向“营养型”。在快节奏中,人们享受生活的富足,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。

  站在宽阔的郑开大道边,眼望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,想想家中住的宽敞别墅,西郊乡的农民们不禁乐出声来。他们没想到过去在沙窝地里讨生活的他们还能过上今天的好生活。汴西新区成了我市近年突飞猛进发展的缩影。

  市委党校教师赵根旺10月23日客观分析了开封的发展。他说1954年省会迁郑和后来的地市合并行政区域调整,都使开封伤了元气,否则,开封的发展速度会更快,开封的今天会更加美好。

  上世纪末,由于观念滞后,企业改革跟不上时代步伐,我市工业放缓了增长步伐,对我市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。八届市委、九届市委提出了“工业强市”等6大战略,吹响开封复兴的号角。“要用发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”,九届市委更提出“三大跨越”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我市掀起了一次又一次招商引资热潮,保持力度不减,收到了良好成效。

  2006年,党中央、国务院提出中部崛起的号召,河南省启动了中原城市群建设,郑汴路工业走廊已初步规划,郑开大道顺利通车,郑汴一体化快速推进,中央给予我市振兴老工业基地优惠政策。国内500强中国电力投资集团、安阳钢铁集团、平煤集团、深圳能源集团、山西晋煤集团、南京雨润集团和永煤集团7家企业捷足先登。资金雄厚、经营有道的汇源集团、皓月集团、申丰公司等在我市项目开工建设。

  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达到674家,比上年增加118家。出售的收益超亿元的公司发展到120家。我市上市公司实现零的突破。当年,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71.1亿元,比上年增长13.1%。其中工业公司完成增加值131.1亿元,增长22.2%。

  2008年上半年,全市引进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项目155个,到位资金73.4亿元。特别是围绕机械设备制造、纺织、食品、化工、医药等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,引进了聚甲醛、大型空分设备制造等一批投资几十亿元的大项目、好项目,逐渐增强了我市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和集聚力。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945家,比上年末增加271家,产值过亿元企业达68家,比上年增加27家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公司完成增加值81.3亿元,同比增长22.9%,增幅居全省第7位。全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3.2亿元,同比增长36.2%,超过全省中等水准8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省第3位。全市税收收入完成9.3亿元,同比增长43.9%,超过全省中等水准9.7个百分点,增幅居全省第2位。

  市二师附小少先大队辅导员吴彩霞说,生活在开封是幸福的!她与改革开放同岁,父亲与共和国同岁。虽然不能直接感受过去的开封,但看着开封近年的巨大变化,街宽了,楼高了,生活条件好了,特别是郑汴一体化的推进,描绘出了开封更加灿烂的明天,她和同事们倍感欣喜。她祝愿开封更加繁荣昌盛!

  开封解放六十年来,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。这变化还表现在开封文化旅游产业得到了发展,拥有了中国历史背景和文化名城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中国书法名城等光荣称号,开封现有8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。开封交通优势越来越明显:郑州国际航空港距离开封56公里,陇海铁路横贯全境,京九、京广铁路左右为邻,日南、连霍、京珠、大广四条国道高速公路在开封交会,成了国内少有的高速公路密集交织城市,成为国家确定的全国公路枢纽城市。开封通讯条件大为改善,京九、郑济、郑徐光缆在开封交会,全市所有乡镇已实现光缆传输。开封的教育、卫生事业也更非解放前后可比。开封的农村也变化巨大,农业实现了机械化,农产品实现了科学种植,县域经济增势强劲,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……

  六十年,弹指一挥间,在岁月的长河中仅仅是一朵小小的浪花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勤劳勇敢的开封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,使开封越来越美好。开封人民会更加勤奋工作,爱我开封、奉献开封,告慰长眠于地下为开封解放而牺牲的烈士们。

关注ag8亚洲集团集团
获得更多资讯